HOME/Articles/

996 不是终点,程序员不当民工

Article Outline

null

最近 996.ICU 火得不像样。

有多火呢?996.ICU 在本月的 Github 榜单上位居榜首,收获了140,000+ 个 Stars,比第二名 15,000+ 个 Stars 多了一个数量级

本截图亮点挺多

按理说,大家对加班应该一直都深恶痛绝,但怎么才突然爆发呢。

996.ICU 的成因

在过去 10 多年,互联网行业得到了最多的红利。程序员不但享受远超其它行业的薪资水平,而且还有令人羡慕的优势:可变现的高增长期权和股权,以及 获得上市、收购巨额财富的机会

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既能拿高薪水,又有高概率获得超额收益,加点班又算得了什么。而且程序员作为一个爱学习的群体,加班就当学习了呗(某工程师原话)。

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房价涨了、市场萎了、知识迭代开始有人跟不上了。

  • 职场新人发现,虽然拿的薪水依然很高,但相比高消费和高房价而言还是有点吃力的,而且期权股权和上市的机会越来越盼不上。
  • 老社畜则发现,虽然之前经济上的老本还能吃,业务能力是不能吃老本了,还得担心会不会进入财务/人事优化的名单

总体来看,从业性价比变低。虽然加薪有点难,抱怨一下加班 996 还是可以的。

996 到底有没有问题

现在大多数对 996 的讨论都是一个鸡同鸭讲的状态。

  • 公司老板:我 12127,希望你们可以 996;如果不开心可以不要玩,离职正好优化人员结构和财务,求之不得。
  • 程序员们:我期权都没有,为什么要跟你一样玩命;如果不是因为现在就业情况不好我早就走了/给我签一个竞业协议明天就走。

说不到一起去,当然是有问题。公司用最粗暴的方式来评估程序员产出,程序员觉得受到了不公对待,也是有问题的。

如何量化程序员产出

软件开发的精细管理,比如量化,一直都挺困难的。

  • 狭义上的项目管理:多长时间,多少人,多少钱可以完成开发任务。
  • 广义上的商业价值:能卖多少钱,多少预期收益,在市场中的地位。

这个量化过程中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几类调侃中:

  • "就差一个程序员了",讲的是商业对技术的低估
  • "程序员是产品经理的死敌",讲的是产品人员对技术产出的不理解(反之亦然)
  • "上班 996,看病 ICU",讲的是老板对软件研发产出有误解,以为只要你一直在写代码,一天多写俩小时工资就没有白给

如果我们能解决软件开发的量化问题,也就可以缓解以上的问题。

以时间计量的逻辑

在互联网公司的 996 的管理思路中,分母是不变的“人*日”。所以加班、增加工作时间,是最粗暴地尝试提升生产效率的管理手段。

  • 既体现了管理者的懒惰:执行这条管理规定太简单了
  • 又表达了管理者的无奈:确实很难找到好办法来量化程序员的工作产出

某上市企业 ABB 还要求算法工程师排夜班…… 嗯,真是一言难尽。

以代码行数计量的逻辑

听上去很不可思议对吗?程序员们一般只在调侃时才会提到代码行数的多寡。

但在 2016 的 Facebook,扎克伯格曾钦点把代码行数作为绩效指标,甚至有些主管的 bonus 有 50% 由团队在上季度提交的代码行数来决定。

这背后的逻辑是,虽然有无数的 corner cases,代码行数和开发团队的产出长期来看仍然是正相关的,而且交付更多代码的团队往往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试验和探索,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更好的度量方式?

为什么程序员的工作产出难以量化?有人说因为软件开发是创造性工作,是半门艺术,拒绝量化。

一方面,我不认同拒绝量化。相比土木、医药等其它工程行业,计算机软件还非常年轻,人们从行业高速发展获得的红利远超精细化管理所付出的成本,但这并意味着不需要精细化管理。

但另一方面,我认为软件研发的量化确实特殊。比如 Linux 内核组的工作如何体现价值?虽然内核只有 2500 万行代码,但却被百亿台手机、7000万台服务器、和其它不计其数的设备运行,Linux 内核开发人员是否有机会得到相应的经济收益?

发展初期存在的非标准化、作坊式工作方式,是阶段性状态,不可能称为行业的常态。996.ICU 就证明了这一点:工程师对加班的反抗,本质上是对时间计量的不满,对不精细的产出量化方式的不满

程序员:当我们是民工吗?

实际上,软件工程作为一门工程学科,评估、量化其行业产出是很有价值的事,因此一直都有学者致力于此。

比如说 Biff 的 VBSE 模型B.BoehmIvan Mistrik 等人的研究,尝试设计软件工程经济学指标。

Jennifer MarlowJason Tsay 等人的论文则从开源软件社区探讨研发团队效能的评估。

无论是学者还是工程师,都希望能用更精细的方式来量化软件开发产出。我的校友,任晶磊博士的团队也在这方面有很深入的研究,他们最新的论文 "Towards Quantifying the Development Value of Code Contributions" 讲诉了如何运用抽象语法分析和机器学习,实现一种更精细的软件开发工作计量方法。

现在可以在 https://meri.co 体验他们的 Demo。下图是对 Bitcoin 的量化分析报告(局部):

Merico Report

报告中,虽然创始人中本聪在 2010 后没有贡献过一行代码,但他写的核心代码依然有 2.92% 的贡献度,总排名第六。可见在精细的量化方法下,有价值的代码依然会得到客观的评价。

程序员的民工化

未来程序员的分化可以预见:民工化和精英化。

程序员:当我们是民工吗?

是的。即便是在行业最前沿工作的程序员,也并非总在做创造性工作,相关的事务性工作总是不可避免,俗称"搬砖"。

而在行业的中下层,大量的程序员确实只是在"搬砖",比如写一些增删改查的东西,996 了自然能多搬几块是几块。

各国政府鼓励和开展编程教育说明了我们需要更大规模,工程化更强的软件生产方式,是所有工程化行业不可逆转的趋势。

那么精英化呢?

很多程序员都喜欢称自己为“手艺人”,喜欢讲“三个石匠“的故事:

有人问三个石匠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边敲边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仰望天空,目光炯炯有神,说道:“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 德鲁克《管理的实践》

德鲁克认为第三个石匠是真正的管理者,我们则觉得自己有第三个石匠的心。

但这个故事的问题就在于,它太简单了。第三个石匠不会告诉你,要想造大教堂专心当石匠是不够的。你还得学习很多其它的技能,比如绘图、计算、选材、财务记账、客户沟通、气候分析、生产规划、质量检查、团队管理……

正如第三个石匠不仅仅是一个石匠,精英程序员也不仅仅是一个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