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跟朋友吃饭,他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有一位奇点主义者1,他心中的未来是这样的:
“以后 AI 会成为所有物品的标准配置,甚至猫碗和猫砂盆”
“比如说”,他指了指窗外,“自动售货机里面就有 AI。它能琢磨出这个办公楼里面的肥宅到底爱喝零度可乐还是无糖可乐”
“这样它可以每天琢磨,进货上是不是要调整一下,要不要多进一些肥宅快乐水呢?这样,它就能多赚点钱”
“赚了钱,它可以扩大规模,开个分机,或者在故障的时候联系公司总部派人来修,支付维修费用”
“当然,这一切都将通过智能合约来执行”
“那,人能干啥?修机器呗,修机器赚了钱,就能去买肥宅快乐水喝,快快乐乐……”
在他的故事里,人类不再是文明的主人,变成了机器的仆人——去支撑一个机器自洽的文明。
听上去很远吗,其实没有。
上个世纪,赫胥黎说:“人们会渐渐爱上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如今,我们在抖音和吃鸡中消耗时间,在今日头条和 Facebook 的推荐引擎出卖数据,算不算支撑了一个小小的机器文明?我们生存的意义是否是供养科技公司的机器?
这是不是我们的结局?所谓进化的顶端的我们,只是机器文明的培养皿。至于另一种未来:科技与族群的协同进化——没看到。
百度说人民不在乎用隐私换方便,今日头条的推荐引擎不留余力地纵容用户人性的阴暗面,Facebook 因为隐私问题麻烦缠身,Google 的 AI 助手可以帮用户订饭。但是,科技与我们一起前进的故事好像只在幻想小说里出现过。
另一条道路
另一个故事,由斯蒂夫·乔布斯在 1980 年的一段采访视频2中亲口所述:
在上个世纪,科学家为了研究动物的运动效率,测量了动物们从起点到终点所需的能量。
他们最后发布了排名。能耗比最高的是秃鹫:秃鹫花费最少的卡路里到达终点。人类排第几呢?
人类的排名在榜单末尾三分之一的地方,可以说是表现相当不好。
后来,科学家让人骑着自行车再进行了一次测试。结果是人类+自行车赢了所有动物,比秃鹰高效两倍。
这个结果表明,我们人类是一种工具动物,我们有能力制造工具来突破身体的局限 —— 这正是苹果所做的事情。
这就是“思维的单车(The Bicycle of the Mind)”,是乔布斯坚持的一种技术价值。用这个标题可以在网上找到不同年代的采访视频,说明这样的价值观贯穿他的一生。
在乔布斯的理解中,计算机、技术是作为人类的助手存在的,它们让人变得更强,而不是代替人。这是一种与 Google、Facebook 们完全不同的理解。乔布斯和他的 苹果 是赫胥黎那句话的反例。
之前,我以为科技会导致相似的文化和价值观,让我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察觉到科技公司们有这么显著的价值观冲突。
这些差异让我重新审视我的工作:我是为哪些人导向了哪一种道路。
- ^ 奇点超人主义者关注能导致超越人类的智能出现的过渡人技术,如,大脑 - 电脑对接和人工智能。奇点主义者预期超越人类智能的技术创造的出现将是历史一个分水岭,影响可以媲美智人的出现而要超过以往的技术突破。它们强调确保这些超级智能伴随道德辨别能力一起出现的重要性。
-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64&v=4x8wTj-n33A
查看这篇文章的 Press.one 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