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re-->
《漫长的告别》这本书在村上那里听来的,不过一直没有兴趣看,也不知道是本推理小说。这几天连着看完了,对这种教科书式的讲述挺佩服的。
一位孤独的私家侦探认识一个灌酒的青年,被这个年轻人的性格和行为打动,谁知这个青年却被卷入一场谋杀案,成为嫌疑犯。
侦探是个见过世面的家伙,认定他不可能杀人,帮助嫌犯跑到墨西哥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自然要受官僚的警方和利益团体刁难。
侦探该不该供出嫌犯啊?供出来皮肉苦肯定是可以免了,可是以后谁还来找他破案啊。那些找私家侦探的人都是认清了警察的腐败和无能的人,就是要找一个可靠的人来办事的。
侦探在各方势力中孤零零的斗争。说他是为了工作和钱吧,他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说他是为了保护朋友吗?他们之间也就是喝过几杯酒,交情并没有那么深。这时候硬汉侦探说了句特别柔情的话:我只是想和他告别。
案件无疑经过作者精心设计,整个案件跌宕起伏,起承转合非常流畅,应该有不少电影改编吧?
可是侦探要告别的是什么啊?
可能他要告别的是友谊。他们都很孤独,喝过几次酒以后就匆匆分别,两人又该继续孤独着了。
也有可能是对良性社会的告别。侦探之前是警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去开了私家侦探了。很有可能是对体制和腐败已经厌恶到极致。
钱德勒没有一次把事情交代清楚,他会留一个小缺口,诱你一步步的靠近,观察那个缺口。
事情要是完美了那得多没意思啊。就好比那些歌手,那些追求歌唱技巧找不到破绽的歌手通常没什么意思,而李志这样的杀猪声音就有意思得多,张悬似乎更彻底,都懒得修饰,有时候还会产生她讲话的声音比唱歌的声音还动听的错觉。
看侦探小说总是会和阿加莎这些人去比较。阿婆的小说关注点主要还是在案件的设计上,而钱德勒的这部小说只是借着侦探小说的壳,去诉说社会问题,人际问题。
在他笔下,富人生活迷人而腐烂,有的富人低调狡黠,有的富人愚蠢贪婪,根本不知道在追求什么。在侦探看来,他们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可以权势通天,可以灯红酒绿,可他们都很孤独,都是困在生活囚笼里供人摆弄的小动物。
如果理解不了微博上的各种瓜,看看这本书也许就能理解了。
评分: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