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有一次前东家聚餐,我也参加了。
在开车前往聚会地的路上,大家讨论起给自己充电的事情。让我惊讶的是,车中的很多同事已经把“读有声书”和“看视频”直接作为了“读书”的等价物。
书看不下去啊,但是播客、有声书可以在开车的时候顺便听了,视频都很短,可以在任何碎片时间看完。
—— 同事如是说
当时这个观点真的让我很震惊,但是现在看流媒体们的发展,似乎这个观点已经是事实了。
那么问题来了,读书过时了吗?
需求是什么?
作为产品经理,遇到任何问题,一定先问这么一句。那么我们的读书也好、听书也好、看短视频也好,需求是什么?
有一种说法是 “为了获取知识”。对这样的说法,我也有一种说法:“用户说的都是错的”。
真正的需求是“为了获取信息”。
和很多人理解的不同,获取信息(information)和获取知识(knowledge)是完全不同的:
- 我们依靠感官来感受外部世界,世界上能被感受的对象,我们称之为“数据”;
- 当数据被感官处理时,得到的是“信息”;
- 当信息被我们理解、实践、抽象,被证明对某些事情行之有效时,形成了“知识“。
via: Data vs. Information vs. Knowledge vs. Insight vs. Wisdom
比如说,张三是一个原始人。地上有一个苹果,就是“数据”;张三看到苹果,然后他知道有食物可以吃,这是“信息”;他走近一看,苹果发霉了,然后吃了,拉肚子了,张三得出了发霉的苹果不能吃的结论,并且推广到发霉的食物最好都不要吃,这是“知识”。
所以知识是有用的信息,需要自己“理解、实践、抽象”的加工,而信息不用。这种不同请大家回想一下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痛苦和在借着课桌掩护看漫画的愉悦。
加工知识是痛苦,但处理信息是愉悦。我们的大脑之所以变得有智慧,就是因为获得信息的刺激让大脑愉悦,从而形成了现在的进化路径。所以真实的答案是“为了获取信息”。
获取知识的幻觉与本质
也许你会说,我们真的会通过视频学习啊?
比如张三,他就会在视频网站上看罗翔讲的法考,会在得到听罗振宇讲书,会在奇葩说听薛兆丰老师讲生活中的经济学,会在美剧里学英语。
张三觉得自己真的通过罗翔老师精彩的案例学习到了法律知识,通过罗振宇老师娓娓道来读完了一本书,在欢声笑语中学习到了经济学反直觉的精彩,体验美剧精彩剧情的同时还学到了地道的表达方式。
张三真的学习到了吗?并没有。张三只是觉得自己学习了,这是获取知识的幻觉,是一种“我花了钱/时间,所以我学到了”的心理安慰。
李四跟张三不同。李四也在视频网站上看罗翔讲的法考,也在得到听罗振宇讲书,也在奇葩说听薛兆丰老师讲生活中的经济学,也在美剧里学英语。
但是李四真的要考法考啊,所以这哥们是花钱上课,不仅仅是为了听段子,还得认真做笔记;李四听了罗振宇讲了一本书,觉得很有兴趣,然后自己花了两周读了这本书,发现罗老师讲的并不是作者的观点,而是自己的观点,让他若有所思;李四每天只能看半集美剧,因为他要把这半集中的单词和陌生的表达方式抄下来,然后自己编写例句,并且放进生词本复习。
李四真的学习到了吗?是的。李四很辛苦,大脑要做功,这是获取知识的本质。
选择读书还是短视频
但是我们需要看到,流媒体和书本一样都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不同载体之间存在相对差异,不存在绝对优劣。
所以合理选择书本、视频、博客、有声书就很重要了。
在以下场景,应该选择书本
- 当你制定一个长期的严肃学习计划,选择书本。书本需要更多脑力去理解其中的概念,认知科学告诉我们,理解概念所需成本越高,记忆和运用水平也越高。
- 当你需要理解一个概念的细节时,选择书本。书本的信息密度很高,包含的细节也最多。因此选择书本是深入理解一个概念的最好办法。
- 当你希望自己把控学习的节奏时,选择书本。书本没有进度条,也不存在更新频率,它只是静静呆在那儿,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什么时候读它,怎么读,读多快。
- 当你希望跟已经仙逝的作者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时,选择书本。
在以下场景,不一定选择书本
- 当你想要娱乐一下自己时,小说不一定是最好的对象。给予视觉反馈的电影;互动度高的第九艺术游戏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 当你只需要对某一个概念进行概览时,书本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仅仅是概览选择百科或者视频就够了
- 当你时间紧迫时,书本可能来不及了,选择百科或者视频然后把事情搞定最好
所以你看,当面临严肃学习需求时,书本依然是不可替代的选择。
把书读厚,把短视频看长
上学的时候,老师总跟我们说 “把书读薄”,教科书这么厚,知识点这么多,但考试的时候却只有 100 分的考点。所以说“把书读薄”,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让我们读书的时候把握书中的脉络,提炼关键观点和概念。
但这是不完整的,后面还有一句“把书读厚”。
我之前有一个疑惑,为什么很多作者要洋洋洒洒写了一整本书,去讲述一个看上去非常显然而且一点都不复杂的道理。按照现在自媒体的做法,估计会做成一段 15 分钟视频或者一篇 5 分钟的公众号文章。
之所以很多书本看上去絮絮叨叨,那是因为书本记录的是他们的思考。作者可能在长达数年的思考过程中与自己争论、寻求解答、权衡一个观点或者概念的影响。思考本身就是需要不断深入、反复论证、絮絮叨叨的。
所以作者成书不但是在分享他们找到的“答案”,更是在分享思考本身——很多时候会发现后者比前者更珍贵:能给我们启发,从注脚发现宝藏;或者能帮助你深入理解它要讲述的概念。
这是“把书读厚”的过程,把短视频看长也是一样。毕竟严肃的学习本身也是需要不断深入、反复论证、絮絮叨叨的。
这个过程可能会是快乐的(取决于你的心理建设),但肯定不会是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