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The Craft Of Selfteaching By xiaolai from master/

全面 —— 自学的境界

Article Outline

全面 —— 自学的境界

之前提到过那些 “貌似一出手就已然是高手” 的人,也为此做过一番解释:

他们的特点就是善于刻意练习……

为了真正做到刻意练习,更重要的是需要不断地进行刻意思考 —— 刻意思考自己究竟应该在哪些地方必须刻意练习?

之前也说过,人和人非常不同,于是,需要刻意练习的地方也各不相同。

不过,倒是有一个方面,所有的自学者都必须刻意练习 —— 这是谁都逃不过的地方:

全面

那些 “貌似一出手就已然是高手” 的人就是在这一方面超越了绝大多数人 —— 在每个层面上,他们都学习得更全面,练习得更全面,使用得更全面,在使用此技能去创造的时候,思考得也就自然更为全面。于是,就产生了 “全面碾压” 的效果。

然而,这是很难被人发现的 “秘密”,因为 “全面” 这个事实,只存在于这些高人的大脑之中,很难被展示出来…… 而他们不会想到这是个什么 “秘密” —— 因为他们一直就是这么做的,他们会误以为所有人都是这么做的。

小时候,我经常看到父亲备课到深夜。他手中的教科书,每一页的页边都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注释,实在没地方写了,就在那个地方插上一张纸,于是能写得更多…… 到最后,他的那本书,要比别人同样的书看起来厚很多。

许多年后,我竟然成了老师,于是,我就备课。我备课的方法自然是 “拷贝” 过来的,我父亲怎么做的,我见过,于是我也那么做。到最后,都到了这个地步:只有那书已经成了别人的两倍厚度心里才踏实。

又过了一段时间,在一个内部分享会中,我听到一位老师的说法,他问我:

…… 李老师啊,您已经讲了这么久了,都熟到干脆不用备课的地步了吧?

我愣了一下,讲课前不用备课这事根本就不在我的想象范围之内啊!我父亲讲了那么多年的课,不还是经常备课到深夜嘛?我也一样做了,总是觉得 “还是有很多可以补充的地方” 啊!

然而,这个小插曲提醒了我一个现象:

我会那么做,我就会误以为所有人都会那么做……

我猜,那些 “貌似一出手就已然是高手” 的人,也一样,他们从未觉得这是什么 “秘密”,他就是那么做的,他们很久以来就是那么做的,他们误以为所有人都是那么做的。

从另外一方面,外人更希望他们拥有的是个 “秘密”。于是,因为自己并不知道那个 “秘密”,所以,自己做不到他们那样 —— 这样看起来就合理了,自己的心里也够舒服了,毕竟看起来理所应当了么。

把自学当作一门手艺,把所有的技能也都当作一门手艺,那就相对容易理解了:

全面,是掌握一门手艺的基本。

为了全面,当然要靠时间。所以,关于 “混与不混”,我们有了更深刻却又更朴素的认识:

所谓的不混时间,无非就是刻意练习追求全面

也正是这个原因,几乎所有自学高手都懂这个道理:

绝对不能只靠一本书

有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我觉得绝大多数人平日里都挺大手大脚的,都挺舍不得对自己过分苛刻的,但一到买书这件事上,绝大多数人真的很节俭,真的很苛刻 —— 对待越严肃的知识越是如此。倒是在买本小说啊或者买张电影票的时候,基本不用过脑子。

他们好像完全不知道自己正在疯狂地虐待自己…… 的大脑。

对自己的胃好一点,我绝对认同 —— 因为我自己就是个吃货。

可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完全不能理解人们为什么不由自主地对自己的大脑不好,不仅是不好,还是格外地不好,甚至干脆是虐待。

观察学生多了,也就慢慢理解了。

绝大多数人事实上从来没有习得过自学能力,他们终生都在被指导、被引领。而在校教育少则九年,多则十几年二十年,他们体验过太多 “不过尔尔” 的学习过程。他们肯定不是没花过钱,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就花了父母很多钱,后面若是上了大学,花钱更多…… 花过那么多钱,却总是没什么收获,在他们的经验中,“这次我应该小心点” 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第一次突破” 很重要。

如果一个人有过一次只通过阅读书籍即获得一项新技能的体验,那么,他们内心深处(更准的说法是大脑的底层操作系统)的那个成本计算方法就会发生改变,心里想的更可能是:

  • 这肯定是有用的,一旦学会,收益可不是几十块钱的书价或几百块课价那么一点点……
  • 至于是否能学会,主要看我投入的时间精力预算有多少……

我身边有很多自学能力非常强的人。

这些人买书的方式都是一样的,一旦他们决定学习什么技能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是去买书,而不是去找人。他们之前体验过,他们就是很清楚:

  • 首先,书里什么都有;
  • 其次,仅靠阅读在大多数情况下绝对够了……

更为不一样的是,他们一定会买回来一大堆书 —— 而不是四处去问,“关于 xx 的哪一本书最好啊?”

在他们眼里,书是成本最低的东西,比起最终的收益来讲更是不值一提。

更为重要的是,一本书绝对不够 —— 无论是谁写的,无论那个作者多么著名,影响力有多大…… 因为,书也好、教程也罢,这种东西就是有 “篇幅限制” 的。更为关键的是,每个作者都有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出发点和不一样的讲解方式、组织方法。

比如,我这本就跟别人写的很不一样。我的出发点是把编程当作一个自学的例子,重点在于学会如何自学,并且通过实践真的习得一个起初你觉得不是刚需,学会之后发现干脆离不开的、不可或缺的技能。这本书的内容组织方式也不一样 —— 反正你现在已经知道了。

另外,这本书的目标里有更重要的另外一个:“让你有能力靠自己能够理解所有的官方文档” —— 书里不用讲官方标准库里的每个模块、每个函数究竟如何使用,因为那些在官方文档里定义得非常清楚……

而其他人写的呢?比如 Think Python,比如 A Bite of Python,再比如 Dive into Python<a href='#fn1' name='fn1b'><sup>[1]</sup></a>,以及网上很多很多免费的 Python 教程都写得很好呢!

没有经验的人不懂而已。当你搞明白了一本书,后面再多读哪怕很多本的时间精力成本都是很低的,但每多读一本,都能让你在这个话题中变得更为完整

针对同一个话题读很多本书的最常见体验就是:

  • 嗯?这个点很好玩!这个角度有意思!
  • 看看比比前面几个作者怎么论述的呢?
  • 嗯?!怎么我看过却竟然没注意到呢!

这最后一条真的是很令人恼火却又享受的体验。它令你恼火,是因为你竟然错过;它令你享受,是因为虽然错过却竟然还有弥补的机会!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一切的 “学会” 和 “学好” 之间的差异,无非是全面程度的差异。

于是,翻译过来,“学好” 竟然如此简单:

多读几本书。狠一点,就是多读很多本书。

到最后,这种习惯会慢慢延伸到生活中。比如,我在遇到好歌的时候,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找到那首歌的很多版本,首唱者可能有很多版本,录音版、现场版,不同年份的版本等等;还有很多翻唱…… 看电影也一样,若是有翻拍版本,一定会找过来看 —— 不同国家的翻拍版本对比起来特别好玩。

甚至,到最后,你做东西的时候都会想着顺手多做几个版本。我这本 “书”,就肯定会有印刷版、电子版…… 到最后还会有个产品版 —— 这基本上是目前尚无其它作者做到的事情。

提高对所学知识技能的 “全面程度”,有个最狠的方法 —— 再次说出来不惊人,但实际效果惊到爆: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这真的不是我的总结,人类很早就意识到这个现象了罢?

孔老夫子在《礼记・学记》里就 “曰” 过: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到了孔子三十二代孙,孔颖达,解读《兑命》中所提 “学学半” 时,说到:

“学学半者,上学为教,下学者谓习也……”

许嘉璐先生<a href='#fn2' name='fn2b'><sup>[2]</sup></a>有一本书,《未央续集》,提到这段解读的时候讲了个自己的例子:

“我当了五十年的教师,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备好课了,上讲台了,讲着讲着,突然发现有的地方疏漏了,某个字的读音没有查,文章前后的逻辑没有理清楚,下完课回去补救,下次就不会出现同样的情况了,这就是教学相长。”

所以,别说老师了,学生更是如此。

我经常讲我所观察到的班里的第一和第二的区别 —— 因为这是很好的例子。

第一总是很开放,乐于分享,别人问他问题,他会花时间耐心解答;第二总是很保守,不愿分享,不愿把时间 “浪费” 在帮助他人身上…… 注意,在 “浪费” 这个词上我加了引号 —— 这是有原因的。

我的观察是,这不是现象,这是原因:

第一之所以比第二强,更可能是因为他开放、乐于分享,才成了第一。

而不是因为他是第一,所以才开放,所以才乐于分享。

因为到最后,你会发现,第一并没有因为时间被占用而成绩退步,反而成绩更好。这是因为他总是在帮助其他同学的过程里,看到了自己也要避免的错误、发现了其它的解题思路、巩固了自己的知识点,所以他在社交的过程中学到了更多,同时还收获了同学们的友谊 —— 换言之,通过分享,通过反复讲解,他自己的 “全面程度” 得到了最快的提高。

而第二呢?第二其实有可能比第一更聪明呢 —— 他可是全靠自己走到那个地步的!可是,他没有用最狠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全面程度,虽然排名第二,可他其实只不过是一个 “下学” 者,于是,他很吃力的 —— 虽然他实际上很聪明…… 于是,在这种感受下,他怎么肯愿意把那么吃力才获得的东西分享出去呢?

这真是个有趣且意味深长的现象。

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下学” 者永远等待 “上学” 者整理好的东西。之前在《如何从容应对含有过多 “前置引用” 的知识?》提到过一个对应策略:

尽快开始整理归纳总结

同时给出了建议:

一定要自己动手去做……

不仅如此,还描述了个我自己的例子,通过 “自己动手整理” 才发现自己之前竟然完全理解错了。

我这方面运气非常好,因为父母全都是大学教师,从小父母就鼓励我帮同学解答问题,这让我不知不觉在很早很早就开始了 “上学” 的阶段。

这一次写这本 “书” 的过程中,同样的 “奇迹” 再次发生在我身上。

说实话,正则表达式我一直没有完全掌握 —— 虽然偶尔用用,也都是边查边用。实在解决不了,就算了…… 现在回头想想,多少就是因为 “仅凭感觉,并没觉得那绝对是刚需” <a href='#fn3' name='fn3b'><sup>[3]</sup></a> —— 当然,真正会了之后,马上开始时时刻刻都有可能使用,离开它简直活不下去 —— 写这书的后半程,有大量的重新组织的需要,很多文字替换,若是没有正则表达式,就干脆没法干……

我是如何完全掌握正则表达式的呢?就是因为写这本书。既然是写书,当然害怕自己在不经意中出错,此为其一。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先完整掌握之后才能有诸如 “为读者提供更好一点的理解起点”,“理解起来相对更简单直接的组织结构”,以及 “挖掘必须习得它的真正原因以便鼓励读者” 之类的畅销书卖点 —— 对作者来说,有什么比销量更重要的呢?

写一本好书,对我来讲,这个需求太刚了,刚到好像是钛钢的地步。

于是,本来就习惯于同一个话题多读好多本书的我,读了更多的书,翻了更多的教程,官方文档翻了更多遍,做了更多的笔记,每一章反复废掉原稿再次重写了很多遍…… 在这样的刺激下,“全面程度” 若是没有极速提高,那才怪了呢!

还有啊,我的英语,也是这么搞出来的。

所以,很多的时候,我这个人并不是 “好为人师”,细想想,貌似 “好为己师” 更为恰当一点。写书也好讲课也罢,其实自己的进步是最大的。

若是我没有在新东方教书七年,我连当前这个半吊子英文水准都不会有…… 为了在讲台上不犯错,多多少少都得多费一些功夫吧?我的经验和许嘉璐先生是一样的,无论备课多努力,后面还是会有纰漏…… 可是,这若只是做个 “下学” 者,岂不更惨?

哦,对了,其实所有的读者,都可以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影响下一代:

有同学问,你就一定要耐心讲讲 —— 对自己有好处。

当然,最直接的方法是把自己变成 “上学” 者,保持开放,乐于分享,而孩子只需通过 “耳闻目染” 就可以了。


脚注

<a name='fn1'>[1]</a>:一点八卦:Dive into Python 的作者是 Mark Pilgrim;他是互联网上最著名的自绝于信息世界(infosuicide)的三人之一。另外两位分别是比特币的作者 Satoshi Nakamoto,和 Why the lucky stiff 的作者 Jonathan Gillette

<a href='#fn1b'><small>↑Back to Content↑</small></a>

<a name='fn2'>[2]</a>:许嘉璐,1998 年至 2000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

<a href='#fn2b'><small>↑Back to Content↑</small></a>

<a name='fn3'>[3]</a>:写完这一段,给霍炬看,他当场嘲笑我,“哈!当年我就说,你应该学学 Vim,是不是到现在你都没学?” 我无言以对,因为真的就没学…… 然后,我想了想,回复他说,“好吧,我决定写一个 Vim 教程出来,嗯。”

<a href='#fn3b'><small>↑Back to Content↑</small></a>